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友情链接

“国际法大讲堂”中文系列讲座第123期|与走进海牙国际法院的中国籍大律师对话——也谈涉外法律人才的生涯设计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06-05        点击量:

2023年5月30日下午,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大讲堂”中文系列讲座第123期“与走进海牙国际法院的中国籍大律师对话——也谈涉外法律人才的生涯设计”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图书综合楼0102教室成功举行。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德恒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陈洪武律师担任主讲人,陈律师是中国、法国两国的执业律师、仲裁员,唯一被裁决书记载的海牙国际法院出庭的中国籍律师。陈律师在中国(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和欧洲(英国Fresh-fields律师事务所巴黎分所)长期为中外公司就国际投资等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目前的主要工作是代理重大国际国内诉讼与仲裁案件,处理国际国内投融资法律问题。

本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张丽英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丁如副教授、车路遥副教授、郭帅老师、李良老师担任对话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六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陈洪武律师演讲及张丽英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丽英教授首先以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关注作为导引问题,对现存优秀国际法律师人才所具备要素的调研结果进行展示。张教授根据国际法院出庭频率最高的十八位律师的经历,总结建议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多元化教育背景、语言培训、职业转换机制、全能知识储备等多方面能力的建设。同时,张教授引用了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强调实现理论能力与实务能力共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

(现场同学认真听讲)

随后,陈洪武律师对巴林与卡塔尔领海划界案进行了揭秘:作为2000年在海牙国际法院担任巴林政府律师团成员出庭的陈律师发现,卡塔尔辩论意见的一注释中引用了国际法院已明确排除的伪造或不实证据,进而促使巴林辩论律师团改变原定方案集中强力抨击卡塔尔的此种不诚实做法,对判决的胜诉结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案引起反响巨大,律师团受到巴林王室和政府的表扬,并最终为巴林政府赢得了二百海里海域、一个群岛和二十口油井。

陈律师还以海牙出庭为切入点就涉外法律人才生涯设计进行了经验分享,并与四位对话人展开了对话。陈律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的经历与背景进行了介绍,包括英语和法语的语言储备、中法双重律师资格、脱稿庭辩能力、海牙国际法院的出庭经历等,在此之上陈律师鼓励同学们秉持钻研精神,提升自身悟性,注重语言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涉外法治的大势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之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知行合一,努力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涉外法律人才。

(讲座交流过程中气氛活跃)

中国政法大学丁如副教授、车路遥副教授、郭帅老师、李良老师分别就涉外法律人才职业生涯设计问题展开了对话,分享介绍了美国、英国、荷兰的留学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同国家的课程架构与侧重点及申请注意事项,并建议同学们完善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多领域能力塑造。车老师生动分享了其在英国求学期间担任tutorial助理的经历,并深入介绍了英国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李老师随后分享了剑桥大学的申请经验,建议同学们以坚实的语言能力为基础,以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和实质性为目标;丁老师鼓励同学们申请出国交流、国际组织实习等,勇于走出国门丰富自我、回归国家奉献自我;郭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申请国际组织实习的经历并建议同学们注重日常研究、写作积累,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自身简历。

(四位对话人发言)

最后,陈律师对以上讲述与对话进行了总结,对青年涉外法律人才的发展建设作出展望,并表示愿意为同学们提供相关实习平台。张丽英教授代表学院全体师生感谢陈洪武律师为“国际法大讲堂”奉献了一场精彩讲座。

(现场师生合影)

(主讲人与我院参会老师合影)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李俊颐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方位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1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