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教书育人能力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2024年12月10日,国际法学院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112顺利举行,学院三十余名研究生导师参与其中。
本次会议由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刘力教授主持开展。在会议的第一部分,由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教授发言,孔教授指出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对于导师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导师培训会,一方面能够鼓励研究生导师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做到专业、细致、高质,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导师直接学习交流提供平台,提高导师的育人能力和教学质量,为学校和国家培养更多、更优质的法律人才。
在会议的第二部分,心理咨询中心许晶晶教授以“师生共筑心理健康保护屏障”为主题进行分享。许教授指出,作为研究生导师,一方面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存在就业、学业压力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同学要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并进行适当、适时的开导;另一方面,导师也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在出现压力大、焦虑的情况时积极进行自我开导,或者向外寻求帮助。随后,许教授详细介绍了抑郁症的诱因、表现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识别抑郁症的存在,并且给出了改善抑郁症的相关建议,例如遵医嘱服药、规律作息、积极社交等。最后,许教授鼓励导师与学生共同构筑心理健康保护屏障,倡导师生一同进行团体辅导等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支持。
在会议的第三部分,国际公法研究所所长金哲教授、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覃华平教授、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范晓波教授分别进行分享,结合优秀导师案例,分享研究所内的优质经验,包括参与师生沙龙活动、加强论文的前期指导、建立导师间一对一指导机制等等,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从学业、就业、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鼓励广大研究生导师重视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尤其是涉外法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由导师代表张鹿萍老师进行分享。张老师从自己的教学经历入手,指出目前学生对自我的定位和认知不够清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针对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导师应当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竞争,鼓励和促成学生之间的合作,引导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面临的社会竞争,在合作中实现自我成长;同时,导师也应当尽早地识别学生的可塑空间,鼓励学生找寻在国际法学习中的价值空间,引导学生多多参与、多多尝试,探寻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特长。
会议的最后,学院党委书记顾永强做出总结发言。顾书记指出,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不仅导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全院都应当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与矛盾的化解之中。同时,顾书记强调,研究生导师应当紧抓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各细节与根本底线,将培养工作做到细致,做到高质,做到完善,向学生传递热爱,传递信仰,传递鼓励。
本次会议充分遵循国家和学校相关精神的指导,鼓励广大研究生导师坚守教育初心,提升育人能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优质的研究生人才,同时也为未来国际法学院的导师队伍建设做出重要指导,提供行动指南,对于国际法学院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