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18:30至21:00,“国际法大讲堂”第59期——“民商事司法协助在我国的发展”讲座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司法部司法协助交流中心司法协助处负责人李智颖女士,主持人由国际法学院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刘力教授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吴焕宁教授和杨勤活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
李智颖女士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司法协助制度的组成内容,我国与外国签订司法协助条约的相关情况,我国司法协助案件的数量、结构、领域和类型,以及我国司法协助中中央机关和主管机关的概念和职责划分等。接着,李智颖女士利用其从事实践工作十多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收集统计的实际数据,向同学们展示了难以从课堂书本获得的知识,如李智颖女士告诉同学们实践中司法协助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外国申请人未提交符合要求的译文,表格填写不规范,取证请求书提供的信息不完整,电子邮件沟通渠道没有普及,送达和取证程序耗时等。与此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主要有建立在线司法协助请求传递机制,加强请求方与司法协助机关的沟通,探索互联网时代新的送达以及取证公约等。最后,李智颖女士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司法协助领域重要的公约,一是在国际社会上被广泛接受但我国尚未加入的的司法协助条约,如《取消认证公约》《民事诱拐公约》《司法救助公约》等,二是最新的热点公约,如《法院选择协议公约》《关于间接持有证券某些权力的法律适用公约》《国际商事合同法律选择公约》等,给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重大启发。
随后,讲座进入提问环节。吴焕宁教授针对本次讲座内容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包括国际司法协助中公告送达的方式,中国和伊朗的双边司法协助状况,婚姻领域司法协助的突破,以及我国对于绝对豁免与相对豁免采取的原则与做法等。李智颖女士和刘力教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认真的解答,使得在座的所有人受益匪浅。接下来同学们也进行了提问,与在座嘉宾进行交流和探讨。
最后,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完满结束,李智颖女士与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图/文 郑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