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下午,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大讲堂”中文系列讲座第132期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WTO争端解决的过去现在未来”,由商务部条法司世贸组织法律处处长姚晨曦担任主讲人,由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教授主持。此次讲座吸引了国际法学院多名教师及数十名同学参与。


讲座伊始,主讲人首先概述了商务部条法司在商务立法、经贸谈判和争端解决等方面的职能,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指出当前多边主义面临挑战与逆流。主讲人表示,将通过分享参与WTO争端解决工作的心得与体会,探讨多边主义的发展路径。
讲座的第二部分围绕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与实践展开。主讲人指出WTO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强制性管辖、由起诉方推动、允许第三方参与以及允许诉诸报复等特点。他以中国诉欧盟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案(DS397案)为例,深入介绍了争端解决的程序,并指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均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使用者。

在谈到中国参与争端解决的情况时,主讲人从起诉与被诉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案件类型及影响。他强调,我国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案件旨在维护国家合法权益,而积极应对被诉案件则体现了我国履行多边承诺的坚定立场,并有利于推动我国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讲人还就DS543案(中国诉美国301关税措施案)和DS489案(美国诉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当前环境、气候变化等议题下的贸易争端形势。
在讲座的第四部分,主讲人聚焦上诉机构危机及争端解决机制改革。他分析了WTO争端解决机制停摆后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相关实践,并指出上诉机制改革面临的诸多争议与挑战等。主讲人鼓励学界力量积极参与改革讨论,共同推动上诉机构的完善与发展。

讲座最后,与会师生与主讲人就安全例外的泛化、对多边主义的认识、恢复争端解决机制相关讨论进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主讲人对法大师生在国际贸易法领域的深厚积累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优秀学子加入商务部,共同为国际贸易法的发展贡献力量。主讲人表示,期待与法大学者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