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晚七点,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私法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法大讲堂”中文系列讲座第134期——“《仲裁法》修订相关问题”专题讲座,于学院路校区综合楼011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虎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国际法学院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覃华平副教授主持。

李虎主任从《仲裁法》修订的背景与目标切入,围绕六大核心议题展开分析:第一,仲裁机构性质与登记管理,明确仲裁委员会的公益性非营利法人定位,探讨地方仲裁机构设立与备案的实践难点;第二,仲裁监督机制,平衡行业自律、司法审查与行政指导的关系,强调“适度监督”以维护仲裁独立性;第三,仲裁地概念的革新,从“仲裁机构所在地”向“仲裁地”演变,厘清仲裁程序适用法与司法管辖权的关联;第四,临时仲裁的开放探索,聚焦涉外海事与自贸区纠纷,分析临时仲裁备案与司法衔接的制度设计;第五,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顶层设计,对比普通商事仲裁,详解国际投资仲裁在当事人、法律适用及争议焦点上的特殊性,提出强化本土机构参与多边规则制定的必要性。李虎主任强调,此次修订旨在通过制度型开放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竞争力,既需立足国内实践优化规则,也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体系。
在问答环节,现场同学就“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与仲裁地法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必要在国际投资仲裁中设置上诉机构”以及“线上仲裁是否必须经当事人同意”等问题踊跃提问。李虎主任结合案例和国内外学说对同学们的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解答。





本次讲座持续近两小时,现场座无虚席,互动气氛热烈,使同学们对《仲裁法》修订的相关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撰稿:王鹤霖
摄影:宋尚奇
审稿:覃华平
审核:高文佳 国际法学院新媒体工作室